「2018年青年研究者獎頒獎禮」
「2018年青年研究者獎頒獎禮」昨日於澳門國際研究所順利舉行,恭喜各位得獎者!
「2018年青年研究者獎頒獎禮」昨日於澳門國際研究所順利舉行,恭喜各位得獎者!
《土生葡人 飄洋過海 - 第一部分》紀錄片公開放映會今日(一月二十四)日於澳門大學舉行。
在澳門基金會的支持下,澳門國際研究所着手準備了這一系列關於北美澳門僑民的訪談影片。在第一部分的紀錄片中,記載了那些在當年經歷過日本人入侵中國北方、澳門家庭從上海撤退、太平洋戰爭以及香港被佔領等動盪事件的人們對那段歷史的憶述,讓觀眾得知那個時期有大量難民蜂擁到澳門。這部紀錄片早前在澳門土生青年會議中首次放映,參加者對影片都給予很高的評價。
這次放映會得到澳門大學中國葡語國家研究中心的合辦,活動開放給公眾參與,影片以英語對白、葡萄牙語字幕形式放映。活動超過五十人參加,與會者有澳門各界公眾、澳門大學的學生和教授,澳門國際研究所主席盧文輝秘書長及澳門大學葡文系教授Mário Nunes分別在會議發表了講話。出席的嘉賓包括澳門教育暨青年局代表黃逸恆處長,澳門大學葡文系副主任Dora Maria Nunes Gago,以及澳門土生葡人青年協會華子鋒先生。
新書發佈會昨日(11月29日)於澳門陸軍俱樂部舉行。會議出席嘉賓有澳門大學吳德榮教授、澳門歐洲研究學會主席麥健智先生(José Luís de Sales Marques)、澳門國際研究所主席黎祖智先生(Jorge. A. H. Rangel),及發佈書籍作者Francisco Leandro教授。 此書由澳門大學出版,澳門歐洲研究學會及澳門國際研究所聯合籌備,是一本對近期全球熱門議題「一帶一路倡議」進行深入研究的書籍。
「2018年青年研究者獎」頒獎禮將於2019年1月31日下午六時半於澳門國際研究所舉行。
「青年研究者獎」獲澳門基金會贊助,每個範疇的獎項除證書外,還有澳門幣25,000元的獎金。比賽從二零零一年起設立,旨在鼓勵青年學生、教師、大專畢業生和創意人士致力研究及深入探求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發展路向,研究的主要方向聚焦在經濟和多元化產業、遺產和身份認同、應用科學和澳門歷史等領域。活動鼓勵了新一代青年人更積極參與社會,並提供了機會以擴大其知識範圍。
今屆比賽共收獲二十七份參選作品,經由兩位大學評審,分別是莫啟明教授及陳嘉瑋教授對這些作品進行多方面分析及研究後,最終選出得獎作品,比賽結果如下:
社會科學範疇共有兩位參賽者同獲冠軍,分別是張玉琪——「澳門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家長的親職壓力、親職效能、社會支持及生活品質的探討」及黎智茵—— "The Impacts of Colonial Transi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acau, with reference to Hong Kong" 。
至於應用科學範疇,經評審團評估後,今年參賽之所有作品均未達評選標準,因此相應的獎項不獲授予。
比賽之頒獎禮將於上述時間於澳門國際研究所辦事處(澳門新口岸柏林街星海豪庭金星閣二樓)舉行,歡迎公眾屆時蒞臨觀賞作品。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回歸二十周年,保衛澳門獨特的本土魅力、培養澳門市民,尤其是年輕一輩對澳門的歸屬感,推廣澳門歷史文化遺產核心價值的認同概念,澳門國際研究所舉辦名為「濠鏡情懷」攝影比賽。
是次比賽宗旨在於鼓勵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對澳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以及澳門其他傳統文化作進一步認識。
作品須反映出參賽者對澳門各方面的文化認同,如歷史古蹟及建築;文化性質的表現形式(參考非物質遺產清單);生活習俗;信仰;傳統節日;中國、葡萄牙及土生葡人的傳統和宗教文化等具有澳門文化特色的事物。
作品遞交截止日期: 2019年8月30日
有關章程及報名表詳見: